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

讀書心得 - 成與敗/How Asia Works, by Joe Studwell


    每當我造訪不同的東亞國家時,總是疑惑著這些國家不同的命運。為何宿霧的夜裡如此昏暗?為何作物種植條件極好的菲律賓,農戶的生活景況和國興衛視裡的日本農民有這麼大的差異?但是一直沒有獲得足夠直觀和有說服力的解答。

    成與敗的關鍵很簡單,但對我原有的認知造成不小的衝擊!

    如果只是把結論列出來,聽起來尋常,但是作者用真相來佐證,卻非常有說服力。

    東亞事實上只有韓國、日本、台灣實質擺脫了戰後的貧窮,來到人均GDP兩萬美元以上的景況。而未能突破八千美元的國家們,在貧富差距的表現上往往更差。(香港/新加坡除外)

    這些國家的成功法則,他歸納為:

    1. 成功的土地改革
    2. 土改帶來的農業增長,能支持製造業發展
    3. 適當的保護主義出口規訓,打造了成功的出口製造業

    讓我覺得有趣的地方有幾個:

    1. 許多民主的東亞國家,之所以推動土地改革,竟然主要是因為美軍(共和黨)在東亞為了防堵赤化而進行的,並不是甚麼偉大領導人的遠見。

    2. 然而這些土地的重新分配,和共產黨有甚麼不同呢?事實上,在讓大量民眾脫貧的目的下,概念根本就是一樣的!必須由國家作主來掠奪當時的地主們!這件事在日本﹑韓國和台灣都發生!一點也不尊重偉大的資本主義呀!

    以往念書的時候,都把共產黨的平民鬥地主當作多大的罪惡,把三七五減租和耕者有其田當成德政,但卻忽略它們之間的相似之處。甚至在當時,美國顧問雷正琪想在亞洲諸國推行土地改革時,也受到國內許多雜音的反對,認為這「太共產黨」了。

    這告訴我們,很多正確的作法,本身不因為是誰先想出來,充滿馬克思味道,或是不符合最有效率的經濟原則等,就必然是罪惡的。從理論層面看事情會犯非常多錯誤,而最大的罪惡,恐怕就是讓絕大多數的國民繼續受到剝削。

    3. 但其中嚴重的不同是,在日韓台的土改過程,透過虛假的債券補貼等,欺騙了地主沒錯,但是比起文化大革命所帶來的毀滅性結果,顯示出的是同樣目的的政策,執行手法的不同會帶來巨大的差異

    4. 工業的部分也是,原本以為保護主義會養出受盡寵溺的媽寶企業,但是發展中國家要是全盤擁抱亞當斯密,一下就加入貿易自由化,也是死路一條。這個概念的矛盾,就在出口規訓上獲得解答。

    同時提供棒子和胡蘿蔔,是作者的解答。韓國的朴正熙應該是做得最絕的,也成功養出世界級的浦項鋼鐵和現代汽車。1990年代,我們還停留在韓國汽車都是大便的觀念裡,而現在的現代,是世界第四大車廠,反觀裕隆還在...

    出口規訓就是棒子,胡蘿蔔則是保護主義。朴正熙的出口規訓,就是嚴格用出口要求企業達成,不然就會狠心懲罰他們。最有趣的是,左派有人盛讚這是計劃經濟的成功,而企業主同時對政府的支持十分高興。

    前陣子我才在臉書分享了藍弋丰的文章:保護主義能讓產業偉大? 瓊斯法案說分明」,批評了保護主義。然而這個例子應該就是沒有考慮到出口規訓,政府是否同時作出任何嚴厲的措施,鼓勵這些受保護的企業改變,免得成本繼續增高,總有一天仍被淘汰?還是只是給即將失敗的企業輸血、喝老山蔘湯續命?

    在這一段我對一句話印象深刻:「無論是在日本、韓國還是台灣,經濟學家幾乎沒發揮作用的餘地。」哇,多打臉。

    5.  乞求、抄襲、竊取...

    在長大過程中有印象以來,日本的企業就是厲害的跨國企業。但是書中的這句話:「明治時期的日本工業仿製品往往也是低價、低技術的改版產品,被外國人譏笑為不入流的廉價商品」。是否似曾相識呢?那就是後來的made in Taiwan給人的印象,以及現在進行式的中國狼性經濟。

    所有的失敗國家,都擁有超級富商。但是韓國的鄭周永和印尼的林紹良有甚麼不同?失敗國家的富商,幾乎從未受到政府的威脅與鼓勵,去提升國內的技術。就算偷來的也行。

    要取得歐陸與老美的技術,本來就有利益衝突。你可以保有一些表面的和平,偶爾敷衍他們,也可以像中國那樣吃相難看(真的可以嗎?),但絕對不能被富商欺騙。例如馬來西亞的馬哈迪徹底的被這些大老闆騙了,從未實際檢視他們是否真正努力發展足以在國際競爭的企業。

    能競爭的總是有研發、技術門檻的製造業,起飛之後,甚至能反過來輸出技術;反之,只要躺在金山銀山上更輕鬆,這些金山銀山就是礦產、出口農作物、拼湊的加工出口、以及壟斷性的電力/通訊等特許行業。

    只要一國的領導者,無法讓富商乖乖的去研發,而是放任他們在國內輕鬆寡占,最後就會變成充滿貧民棚戶的失敗國家。

    台灣曾經當了一陣子的大政府,但是你看現在的政府,對財團多好?

    6. 最近PTT上有一個趣味的話題,就是「如果1949年蔣介石沒來台灣會怎麼樣?」我想探討的是,台灣走到目前發展的高度,是不是一個歷史的必然?

    我想不是的,假使台灣不是他轉進的最後一站,那麼他可能會結束在重慶,而周邊勢力的爭奪下,若是台灣真正落入中國共產黨手中,土地改革會用文革的面貌發生,飛速成長就會落後。若是國民黨沒有接受美國的調停,用370萬大軍的實力搗破延安,那麼中國首都現在就真的跟憲法寫的一樣,還在南京。而台灣應該還是會經歷土地改革,但是台北市的重要性就不會高到哪裡去。

    而出口製造業發展的軌跡也類似。大家總是提孫運璿,事實上台灣工業政策的主要策畫者是尹仲容,一位電機工程師,以及國家資源委員會裡他的同行。他和他的同行們的影響力,遠大於他們留在中國的其他同行,並為台灣貢獻出一個世代的經濟領導階層。

    我的結論是,台灣能站在人均GDP世界排位前半,這並非歷史上的必然,而是命運。和美國人的介入調停國共內戰很有關係。

    除此之外,國民黨支持者常說的「沒有國民黨就沒有現在的台灣」,從這一點來說部分為真,但和黃金或是領導人的關係卻不大。也不應該因為「恩情」繼續投國民黨,畢竟原有用來扶持新生工業上軌道的策略牌恐怕已經打完,而真正拉抬下一步驟的產業轉型,兩黨恐怕都沒有有效的藥方。

    歷史拉了台灣一把,但是把中國共產黨放在你的家門口,歷史也慢慢的把它養大。中國的崛起卻是歷史的必然。接下來的存活,需要一些奇計,以及願意配合特殊戰略的危機意識。

=========

    發展中國家如果要如同歷史的教訓,希望加入歐美國家之流,農/製造/金融的順序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其中又要巧妙的配合,不能犯太大的錯。犯錯的例子活生生的就羅列在太平洋上。當年艾若育、馬哈迪和蘇卡諾到底做錯了甚麼,讓自己的國家變成這樣?全部很殘酷的在書中說明了。

    當年韓國的人均GDP在1990還比台灣少兩千美元,去年已經比台灣多出五千美元。但大家直到最近五年,韓劇和韓星充斥的時候才開始問這個問題的原因,而且都講不出真正的原因。

    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朴正熙的驚人手段。 

==========

    至於我關注的重點當然還是台灣。兩個問題要解答:

    1. 台灣的出口規訓遜於韓國許多。但如果我們回頭要求出口規訓,現在是否還在時機之內?要挑選哪些企業?

    2. 台灣也像許多歐美國家一樣,已經邁入人口增長停滯、社會高齡化的階段。下一個階段的產業轉型可能是出口服務業與其他產業第一環的品牌企業。但是有甚麼有效的藥方嗎?有甚麼好經驗可以「偷」,而且可以廣泛的運用在國內企業,而不是一兩家特別突出的公司?

    這些可以是之後思索與閱讀的方向,應該看哪些書好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